属于拼多多的大幕即将拉开。
7月17日,拼多多将于7月26日在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挂牌交易的消息不胫而走。也在同一天,拼多多更新了招股书,最新的招股书显示拼多多将以每股16美元-19美元价格发行856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最高融资18.7亿美元,估值或达240亿美元。
在这股IPO潮流中,小米和美团经历了漫长的8年,而此前的京东则经历了10年之久,拼多多的上市可谓史上最快,不到三年时间便开始摘桃子了。更为惊人的是,拼多多在单一的商业模式下,获得240亿美元的高估值,这个数据与当年京东上市时相差也就57亿美元。
即使在争议之中,拼多多的威力为何还能如此之大?
先行者
对投资人和后来入场的创业者而言,10亿月活的微信“这个平台级机会”到底有多大想象空间,拼多多就是最扎实的答案之一。
尽管拼多多创始人兼CEO黄峥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曾经表示拼多多不是腾讯系的,腾讯是商人的逻辑,腾讯看重的是拼多多的投资回报率。但是,不能否认的事实是,依托微信生态而起的拼多多,在不到三年时间里,不仅收获了流量的红利,还壮大成超级独角兽,并跻身到电商的第一阵营中。
毋庸置疑,拼多多第一时间抓住了微信社交流量这把金钥匙。
拼团模式并非拼多多首创,然而拼多多在“拼”上做到了极致,即便如此,这个极致的前提条件是要在拥有10亿用户的微信土壤里才有足够的施展空间。
以分享为主要切入口, 通过“拼团”的形式在社交平台上迅速扩散;社交属性和高性价比激发用户的即时性消费需求,以商品分享推荐为主,也就是黄峥一直强调的“以货去找人”的商业逻辑。
举个例子就能明白。当你进入拼多多客户端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重要的变化,尽管还能看到不少官方旗舰店,但它的根子上,却是以“货”为中心的,它并不是以店铺为核心,或以搜索为核心,它所强调的是高性价比的“货”。当低价和爆款商品形成撞针,商品才能够在朋友圈、社群等社交圈中去寻找合适的人。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与传统购物不同,拼多多“拼”的模式是一种游戏式的购物方式,由它延展而来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贯穿拼多多购物全程。显然,这一购物体验离不开对人性的理解,这和黄峥曾经从事过游戏创业息息相关。
再比如,拼多多的砍价,通过分享邀请朋友帮忙砍价,价值上百块的商品,可以分享砍价到零元买单。表面上损失的是价值上百块的商品,但是,在获客成本上已经远远超出了“损失”的价格。更重要的,这些爆款商品,基本都由具备“前瞻与长线思维”的商家买单。
分享、游戏化等玩法在让拼多多具备自带社交属性的同时,也就开启了微信这把金钥匙。而这样的结果,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构建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大底层----水电煤设施。
但是,拼团模式,苏宁有、京东有、阿里有,为何就拼多多起来了呢?这就得聊一聊拼多多的另一面。
通过“拼”在用户端形成规模效应之后,平台自然会和大量货物的商家/厂商与用户产生连接。因此,拼多多官方愿景---实现对中小企业供应端的改造,才有了施展拳脚的机会。
据了解,拼多多拥有公司最大的部门——“选品”团队,这些团队需要垂直进入产业链,比如服饰、快消、食品等各个维度,甚至在这些维度上更加细分;这些团队必须了解产品供应链上的成本与费用情况,并进而考察商家的供应与服务能力;同时,与商家协商出一个合理的利润率来,用以决定商品出现在拼多多的价格。
“腾讯看中的正是拼多多改造企业供应链特别是中小企业供应链的出发点。”一位投资人告诉地歌网,在超强的社交电商能力带动下,GMV体量、用户增速、活跃用户等指标全面飙升,这给了拼多多更多的时间在供应链端去打磨,去沉淀。
拼多多无疑是在微信的生态中生长起来的淘宝。目前这个“新淘宝”平台拼多多已经达到了千亿级的销售额,亿级的用户,百万级的商家。
革新者
拼多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它的定位始终呈现一种朦胧感。或许可以这样认为,拼多多具有多面的特性。
有业内人士这样看拼多多,在他眼中的拼多多有京东、阿里的电商气质,也有微信社交、网易社群的秉性,以及小米的性价比,OPPO的广告营销风格,FB的信息流广告,甚至头条的技术范儿。
拼多多的“杂”,展现的无外乎是其跨界的创新。显然,拼多多实现了“社交和电商”的无缝对接,以商品为链条,一次产品的分享聚合起来的便是一个社交的群体,在“拼”的世界中,随处能够感受一种购物的狂欢。
在黄峥致股东信中明确了拼多多的新电商的定位。
新电商有几个关键词,一是对用户的洞察和理解,社交元素明显,置身于拼多多的购物场景就好比在一个人与人沟通的游乐园到处体现的是分享和体验,第二体现在供应链优化和管理能力。拼多多的创新正式这个新电商之新。
从电商的维度看,由于低价和人群的定位,拼多多具有淘宝的气质,因此也有观点认为拼多多是长在微信上的淘宝。然而,拼多多和淘宝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逻辑路径。用黄峥的对电商的理解来看,拼多多是货去找人,在不妨把它定义为电商逻辑的2.0思路,而淘宝是基于搜索的思路,通过人去完成对产品的触达。
搜索式的电商是人找货,好比Google,而拼多多的货找人好比电商界的Facebook,在社交当道的今天,拼多多成功抓住捕获了这一时间窗口。同时,拼多多一直保有将Costco的性价比和Disney的娱乐,二者相结合的追求。
“它不光高效地做信息的匹配,还不停地模拟着整个空间里人群的群体情绪,并试图对整个空间做调整,让群体的体验更加开心。”黄峥在致股东信中提到拼多多打造的购物场景。它促进了社交化和碎片化的购物场景进行无缝对接,能够寓购于乐,实现交易和乐趣两不误,其实,这也是一个懂人的过程。 回顾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历程,最早是2000年前后的B2B电子商务的突破,其后是2005年前后B2C电商的突破,紧跟着是2008年前后垂直电商的尝试,再后来是2012年移动电商的突破;第五波则是拼多多等主导的新电商主义的突破,也就是在为微信的社交生态裂变的窗口期生发的动能。
“我们在这个大势当中的努力,对成绩的决定作用大概只占30%-40%”。黄峥曾经对时代趋势做出这样的回答。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突飞猛进的今天,技术革命推动了太多的变革,它甚至变革到连业内人都感到惊讶的状态。 拼多多用不到三年时间,撬开密不透风的电商格局,它带来的两个层次的变化。
一个是电商变革,另一个是经济学上的改变。
我们知道投资、消费与出口,是经济的三驾马车,但是对于消费是迟迟不能拉动。同时,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淘汰产能的时期,库存的积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出口不通而转向内销的过程中,拼多多承担着清库存的任务。
日本有一个品牌叫无印良品,它们在1980年代崛起,它们崇尚自然质朴的消费观,即做出优质而不贵的产品。实际上,拼多多不仅只是做出一个无印良品,在它的愿景中是成为千万个无印良品的摇篮。
拼多多最大化地简化了供应链,实现了规模化销售与消费,这就实现了实惠而好货的状态,这对于打击劣品,实现中小企业的产品标准化,都有极大的帮助。 在拼多多平台上不难发现短期内在低成本崛起的品牌,这是拼多多低价爆款的内核。另外,拼多多在拉动消费,以更为高效率、低成本、普惠大众的方式来动消费,具有极强的经济学意义。
毫无疑问,拼多多是最令人震惊的一个存在。
尽管目前拼多多依然面临发展中的问题,但是,对于拼多多在电商领域掀起的这场变革,以及其未来的成长是值得期待的。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相信,三岁IPO只是拼多多未来狂欢的序章。
声明: 德尚网络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